摘要:赢创发布2023年度业绩,正计划企业结构重组!
号外!加阿元微信“rhyayuan”,受邀加入润滑油聚焦油粉群,及时了解行业最新资讯~
3月4日,特种化工巨头赢创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销售额153亿欧元,同比下降17%;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调整后EBITDA)16.6亿欧元,同比下降33%;自由现金流8.01亿欧元,同比增长2%。


此前,赢创正计划对其全球结构进行彻底重组:今后,赢创将不再止步于在欧洲本土运营三个大型基地,而是进一步将业务外包给新的服务公司。管理团队还将开发一个全新的集团管理模式,数千名员工或将受到这些计划的影响。
根据赢创2023业绩报告,上述裁员人数基本确认为“最多2000名”,其中,这2000个裁员名额中将有1500个在德国。而包括裁员在内的重组计划初步预计将2026年年底完成,完成后,每年可节约约4亿欧元。
除此之外,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由于涉及“卡脖子专利技术”,德国政府监管部门未能批准赢创工业集团相关专利技术出口,故国内央企中航高科与赢创合作的聚酰亚胺项目被迫终止。

对于被终止的项目以及在德大型裁员计划赢创并没有做过多解释,不过就在近期,德国化工巨头们相继公告其2023年度业绩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提起了“德国问题”:
巴斯夫:因德国地区能源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以及化工产品低需求环境导致其在德国的最大生产基地路德维希港的盈利大幅为负,从而不得不进一步降本、裁员的消息。
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博士就集团2023年度业绩表示:再次亏损的原因是由于2023年是化学工业近几十年来最困难的一年之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能源价格高企,尤其是在欧洲。此外,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在德国。我们核心行业的整体需求疲软也相应地反映在我们的收益中。
德国地区化企高管发声:
2月,据德国商报报道,包括巴斯夫、科思创、英力士、朗盛、科莱恩、SABIC、陶氏、杜邦、埃克森美孚、拜耳集团在内等70多家化工巨头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向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和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提交了名为《欧洲工业协议安特卫普宣言》的提案。
据了解,该《宣言》由有关各方秘密起草,事关制定欧洲绿色转型的“商业计划”以及欧洲与中国、美国争夺的绿色技术。据悉,7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已经讨论了欧洲未来的生存能力,并向政治家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联系我们
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
邮箱:caolina@shanghai-intex.com
电话:021-62952132
邮箱:maomanqi@shanghai-intex.com
电话:021-62955362
更多往届精彩内容可登录展会官网
文章来源:网络
本平台致力于行业分享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文字、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权,请致电联系删除。